2008年6月18日星期三

微觀

此誠危急存亡之秋!温室效應令人數年來寢食不安、望着艶陽便以為末日將至;如今上天總算賜予十年的喘息期,糧災與石油危機卻又接踵而至,如此四方奔走以補牢滅火,恐怕未為災害所毀,便先亡於心力交疲之中!

天災當前,這幾年來國際間的對話與合作更頻繁、亦更明顯,可算是一個好現象,近期的羅馬糧食峰會即是一例;可惜,人禍如影般緊隨其後,使節難得會面,卻以互相指責告終;會間簽下盟約,祝酒過後卻拋諸腦後、任由雜草叢生。寄託甚殷,換來的是延醫誤診、錯失撥亂反正的黄金機會,反倒累事。

災害威力遠近無弗,若合眾之力互相配合,可收事半功倍之效,固剛打開的對話之門不容放棄;不奏效,用不着全盤推倒,改變對話與合作的法門 (Methodology) 再來,或能建功。

國際間的研討和政策制定,無一不以宏觀數據作準則,甚麼國民生產總值、人均炭排放、豬牛羊穀物總耗用,多留意幾個峰會,必全套集齊、無一遺漏。此等數據互量性 (comparability)高,不用專家出手,也能明辨高下-- 任憑美國辯稱環保科技廣泛套用,只消瞥看「人均炭排放」英雄榜,「人類剋星」的威名不脛而傳;況且,只要資料採集和分析程序嚴謹劃一,其認受性即有保證,毋費唇舌解釋、更不怕受人質疑;既為數字資料,演化更靈活 (Versatile) ,炭排放配上國家人口,即衍「人均炭排放」,按勢活用。三大優點,使之成為找出問題癥結之寶,更視為談判桌上討價還價的彈藥;訂立協議,此等數字不可少,他日各國繳交「成績」,更是依賴數字比拼、一目了然。

花了那麽長的篇幅去稱讚宏觀的好處,倒頭來卻要面對國際會議少有成效的矛盾,足證「宏觀」有所缺憾,不能獨撐大局。克林頓時代的財長魯賓 (Ruben) 在其自傳提到,在美國讀大學時,經濟教學着重以各式宏觀數據為器,去量度與改善經濟;從此角度出發,五、六十年代的非洲新獨立小國「家無隔夜糧」,卻大灑金錢建紀念廣場、購元首專機,令他「丈二和尚」,摸不着頭腦。但畢業後到倫敦經濟學院深造,所授重點涵括國民對尊嚴與地位的訴求,經濟學更活化、對人類行為的解釋和理性分析更全面和連貫,先前看似荒謬的小國舉動,現在重顧反成重拾信心和國威的重要舉措、甚至是經濟路向的一環。

「唯宏觀獨尊」,憑幾條數據和由上而下的原理去衡量世情,無視每個國家、地區或民族的特性,添上「科學」的美名,卻以僵化作代價,國民氣憤難嚥、使節奮力抗戰。摻入微觀元素,真正明白其背景與處境,數據才有真正的意義、具說服力-- 中國和印度大舉耗用原材料而為千夫所指,單憑數據當然無從辯駁,但若明白此兩國不過是以西方國家作藍本改善社區,則外國霸佔地球資源實在「有過之而無不及」,不同之處是一方因急促而明顯、另一方分段掠奪而掩飾淡化。

目標與指標通通用上宏觀數據,夠方便,卻與國民脫節。廢物回收比率計算可以十分精確,用在國際協議上絕不含糊,但人民看在眼內,卻未必能和個人生活關連起來-- 「你要回收量提高百分之十,為何要向我下手?找些富戶出力不就可以?」數據層次過高,人民互相推卸的空間愈大;又或是,「我也支持政府目標,但我該如何響應?」把重點放在高高在上的數據,忘了和身體力行的市民大眾連繫,上下各有異心,自然難達願景。加入微觀視野,分析歸納國民的行為和反應、把應對辦法寫進協議或目標,從起始一刻填補宏觀的空間,宏觀指標方有實質意義。

正規經濟教育宏、微觀兼施,必有其原因。

沒有留言: